信息时报讯(记者 黄骆 通讯员 穗港务宣)记者日前从广州港务局获悉,2025年第一季度,广州市港务局紧扣“拼经济、保安全、办全运、提品质”工作主线,以“开局即冲刺”的姿态推动港航生产实现“开门红”“开门稳”,为“12218”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提供坚实支撑。 外贸发力,创历史佳绩 1~3月,广州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6234万吨,同比增长3.20%;集装箱吞吐量652万标箱,同比增长7.02%。其中,外贸箱量首次超越内贸箱量,成为增长主驱动力,外贸货物和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16.88%和22.48%。南沙港区外贸货物和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实现22.33%和22.55%的高位增长。
为深化外贸航线及货源拓展,广州市港务局积极应对航运市场变化,加大航线和货源拓展力度。组团赴西班牙、葡萄牙拜访港口及国际航运企业,与巴塞罗那港、里斯本港等深入交流,宣传广州港成就及战略发展思路,达成多项合作共识。一季度,广州港新增泰国CHL2、美东ZCP、美西TP6等航线,目前集装箱航线达279条,其中外贸174条,联通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、覆盖400多个港口,并设立7个海外办事处。通达全球的航运网络和有针对性的货源推介,助力广州港实现外贸货物、外贸集装箱双位数高增长。其中,南沙港的外贸煤炭、外贸商品汽车、外贸集装箱分别增长97.3%、24.9%、22.6%,外贸钢铁、外贸大豆分别增长165%、776%。 强化多式联运,内陆物流网络辐射升级 广州市港务局充分发挥广州港综合物流枢纽优势,搭建公、铁、水多式联运网络体系,形成“枢纽+通道+网络”的铁水联运体系。3月底,广州港、上海港、天津港、安通控股联手打造的“三港一航”海上高速FAST航线成功首航,实现3天高频次快航,物流成本降低约65%。 推动港口腹地向内陆纵深,把“出海口”搬到内陆企业“家门口”。柳州内陆港正式揭牌,通过柳州至南沙港海铁联运班列,柳州当地出口货物可直达南沙港区。湘粤非高效铁海联运网络也正式首发,湖南企业出口商品可通过广州港布局的物流节点搭乘直达专列,1天抵达南沙港区,实现高效出海。广州港已累计在泛珠三角区域设立内陆港及办事处35个,开行海铁联运班列39条,搭建起内陆地区与广州港联通世界的多式联运通道网络。 强化基础能级提升,重大港航基础设施取得新进展 广州市港务局突出港航重大项目对广州港发展的支撑作用,提速审批速度、强化各类要素保障。3月初,广州港南沙港区五期工程使用港口深水岸线获交通运输部批复,工程前期工作取得节点性进展,预计第三季度开工。该项目位于南沙港区龙穴岛作业区,是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重大工程项目之一,设计年通过能力超600万标箱,工程总投资估算163.5亿元。
3月底,广州港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水工主体结构正式动工,标志着这项总投资约75亿元的“超级工程”迈入重要施工阶段。该项目规划建设2个15万吨级和2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,配套14个3000吨级驳船泊位。项目整体预计于2027年年中满足投产运营条件,建成后将新增1550万吨年货物通过能力和50万标箱集装箱处理能力。 此外,广州市港务局突出港航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,今年港航年度计划总投资32.37亿元,一季度累计完成投资9.04亿元,完成率27.92%。1~2月水上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8.1%。 激发水上消费新活力,打造“世界级水岸观光旅游目的地” 广州市港务局充分发挥珠江游优势,积极推进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。以珠江游为重要抓手,从“船上、水上、岸上、楼上、天上”五个维度,全面推进打造“世界级水岸观光旅游目的地”。 “船上”将通过策划珠江游全运会主题游船活动、建设高品质观光餐厅游船等方式,打造经济新增长极。“水上”将通过深化自动驾驶游船应用场景、建设交通运输水路客运精品航线等方式,打造世界级都市游船品牌。“岸上”将通过策划大型水上情景剧、科学规划建设沿江港口码头水上旅游设施等方式,打造唯美走廊。“楼上”将通过设计主题光影秀、提升夜景照明格局等方式,打造动人画卷。“天上”将通过建设珠江两岸飞行器起降平台、推动低空经济在珠江游场景应用等方式,打造滨江休闲低空经济示范区。 2025年珠江游实现开门红,第一季度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,达到101.62万人次。其中,大年初四达到4.37万人次,创单日历史新高。清明假期接待旅客4.68万人次,同比增长30.96%。 |